电子产品故障检修的一般程序

来源:本站
导读:目前正在解读《电子产品故障检修的一般程序》的相关信息,《电子产品故障检修的一般程序》是由用户自行发布的知识型内容!下面请观看由(电工学习网 - www.9pbb.com)用户发布《电子产品故障检修的一般程序》的详细说明。
1)了解故障的类型
了解故障的类型对检修电子产品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类型的故障有不同的特点,检修时可以根据故障的不同类型,确定检修手段与方法,为快速解除故障提供帮助。
在电子产品检修中,常把电子产品的故障分为3类:
(1)通电调试前的故障
通电调试前的故障是指在焊接装配时出现错误所造成的故障。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是:元器件采购一筛选测试一元器件老化一产品焊接一整机装配一调试一整机老化一检验。产品进入调试工序时必须保证元器件焊接、导线连接及结构件装配正确无误,无焊虚、漏焊、桥接、短路等现象。也就是说,电路的电气性能正常,基本可以正常工作。就收音机来讲,装接完成后,接通电源就可收到电台广播信号,这时才能进行调试,否则就要转到检修这道工序。此类故障的特点是,电子产品从未正常工作过,存在焊接装配的错误。
(2)正常工作后的故障
电子产品维修多指此类故障,它是指电子产品在正常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的故障。导致此类故障的原因很多,电子产品到达使用寿命、元器件老化、不正常操作电子产品造成元器件的损坏、电路的虚焊及焊点的腐蚀等,都可以使电子产品出现故障而无法正常工作。
(3)人为故障
人为故障一般是指在维修电子产品时造成的故障,初学者特别容易造成此类故障。经常出现的人为故障有:维修电子产品时,怀疑元器件损坏而拆下进行检修重新焊装,或者在更换元器件时,将元器件极性装反;在不了解电路的情况下,将脱焊的导线焊错位置。所以在检修可能存在人为故障的电子产品时,应对照原理图认真检查新换上或拆卸过的元器件。有经验的维修人员通过观察焊点,很快就会发现被换过的元器件,并认真检查消除人为故障。
2)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在了解了故障的类型以后,对电子产品进行检修前,还应对该产品有所了解,首先要会使用该电子产品,了解其性能及主要指标,掌握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做好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检修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
(1)询 问
询问主要是了解电子产品损坏前后的一些情况,如无声、杂音多、元器件发热冒烟、有没有他人检修过等。如果被没有经验的人调乱电感与微调电阻,弄断连线,更换元器件,都可能造成人为故障。因此要设法按照图纸将元器件、电路恢复原样再进行检修。凡是已有故障,后来因检修不当造成人为故障的电子产品,常是较难修理的,此时更应仔细查出毛病所在。
通过询问可以了解故障属于哪种类型,并根据故障类型的特点查找故障点,这会使我们在维修电子产品时节省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试用待修电子产品
对于产生了故障的电子产品,要通过试听、试看、试用等方式加深对电子产品故障的了 解。检修者应设法接通电源,拨动各个有关的开关、插头座,转动各种按钮,仔细听输出的声音,观察显示出来的图像等。同时对照电路图,分析判断可能引起故障的地方。
试用电子产品的过程中,要留神是否有严重损坏现象,如设备打火、爆裂声、显像管上仅有一个极亮的光斑点等。如果产生这种现象,说明待修电子产品的整机电流过大,不能通电检修,而应立即切断电源,进一步查明原因。
(3)看懂原理图与装配图
要检修出现故障的电子产品,首先要有它的原理图和印制电路接线图(装配图)。在电子产品检修时,我们往往通过测试数据并结合故障现象,在电路原理图上进行故障分析。没有原理图检查故障将很困难,检修前要对电路原理图进行分析,了解各单元电路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各单元电路之间的联系。结合待修电子产品的故障特点,分析故障可能出现在哪几个单元电路中,这样可使搜索故障的范围缩小,从而迅速查出毛病。对待修电子产品电路结构的一般规律理解得越深刻,对各种单元电路在整个复杂电路中所负担的特有功能了解得越透彻,就越能减少在检修过程中的盲目性,从而大大提高检修的工作效率。若手头没有待修电子产品原理图,可找一个电路结构相似的原理图作为参考。
印制电路图有助干在检修时很快查找到需检测的元器件,因为印制电路图与印制电路板上的元器件一一对应,并印有元器件的标记符号,可以节省查找元器件的时间。
(4)准备检修工具、设备及元器件
常用的检修工具有电烙铁、镊子、螺丝刀、吸锡器、万用表等。对一些较复杂的故障,检修时还需要相应的检测仪器,如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
准备好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如各种阻值的电阻器、常用的电容器、二极管和三极管等。
3)故障检修
对电子产品进行故障检修可分为三级:第一级检修是更换整个模块;第二级是更换电路板等组件;第三级是更换元器件。第一级检修,速度快,停机时间短,但维修费用最大;第二级检修比第一级稍慢,但更换电路板等组件的费用比更换整个模块费用低得多;第三级检修最为经济,但要检修出故障元器件,予以更换并进行电路调整,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在检修过程中应根据实际的技术条件和经济状况合理选择。第二、第三级检修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坚持物有所值,勤俭节约的原则是检修工作者职业道德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
排除故障是完成检修任务的必要手段。视检查出的故障原因作相应的处理,就可将故障排除。其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用同规格、同型号的良品器件更换损坏、变质的器件。着无相同器件而需用其他元件代换时,应遵循代换原则。
②重新调整有关电路或可调器件,以解决失调故障,检修后的调整可使机器性能更佳。
⑧重焊、补线,以排除虚焊、脱焊或断线故障。
④清洗、烘烤受污染、锈蚀、接触不良或漏电的电路、器件或设备,可排除简单或疑难故障。
⑤灵活地采用临时措施。此法因人、因地而异,但必须规范化,以免后人不好修理。若采用了临时措施,购到器材后一定要及时换上,并记录在案。
故障检修完成以后,检修人员应该对电子产品进行开机试运行,并对检修完的产品进行校验,使电子产品的性能达到最佳。
4)后续工作
以上工作完成以后,检修人员应填写检修记录供今后参考,并将修理好的电子产品交付用户使用。
提醒:《电子产品故障检修的一般程序》最后刷新时间 2023-07-10 04:12:32,本站为公益型个人网站,仅供个人学习和记录信息,不进行任何商业性质的盈利。如果内容、图片资源失效或内容涉及侵权,请反馈至,我们会及时处理。本站只保证内容的可读性,无法保证真实性,《电子产品故障检修的一般程序》该内容的真实性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