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由zilog公司的网络发展而来,1980年由DEC、Intel、Xerox三家公司联合宣布了以太网的技术规范。以太网是著名的总线网。集散控制系统中,采用CSMA/CD方式传输数据的总线网络大多采用以太网。
(1)结构分层
以太网的网络结构分为三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高层用户层,如图1所示。控制器插件板完成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同袖电缆侧的收发器完成物理层的功能。图2详细地说明了各层功能。
图1 以太网的分层及其物理实现
图2 以太网各层的功能
(2)物理层
以太网的物理层采用50Ω基带同袖电缆作为通信媒体。数据传输速率通常是l0Mbps,甚至达到10Gbps(工业以太网)。工作站最多1024个;工作站间通过中继站可达2.5km。每个工作站由收发器、收发器电缆、以太网接口及主机接口等组成。若干个工作站挂接在一根同轴电缆上组成分支式无根树(Branching non-rooted tree)的一个段,段与段之间用中继器连接。每根同袖电缆的长度应小于500m,收发器电缆小于50m,可挂接最多100个工作站。实际集散控制系统中,挂接的工作站数远小于该约束数目。
物理层的通信信道具有下列特点:
①在同一网络上,两个以上的数据链路之间具有收发信息的能力;
②检测载波的能力;
③捡测冲突的能力‘
④最大往返传输的延迟时间是45μs。
物理层需要其硬件完成下列功能:
①数据编码,采用曼彻斯特编码方式;
②发送同步和时钟信号;
②载波捡出和冲突检出;
④位传送和接收,在数据帧前加入64位的前同步信息位模式:
10101010 l0101010 10101010 10101010 101010l0 10101010 10101010 l0101011
前七组均为l0101010,最后一组为10101011。给予收发器电缆上的交流信号电平,在差动驱动时的标称值是±700mV,(78±5)Ω。
(3)数据链路层
以太网的数据链路层分为数据封装和链路管理两个子层,如图6—8所示。在每个子居中,发送和接收是两个互相独立的部分。数据链路中的帧采用团6—N的格式。以8位为一个位组,采取从左向右的顺序传送。目的地址共6个位组,当第一位是“0”表示物理地址,是“1”表示送往几个站的多目的地址。当全部48位是“1”时,表示送往以太网所连接的所有站。除第一位以外的47位是实际地址。源地址是发送站的地址。以太网采用32位循环冗余码作为帧校验,因此,在数据帧的最后有4个位组存放相应的位元。传送的数据是透明的,什么数据都可以,它可以占用46-1500个位组,因此、是可变长度的。
数据链路层的控制采用CSMA/CD方式。
导读:目前正在解读《以太网是什么意思?以太网是什么数据类型?以太网是什么协议?以太网是什么概念?》的相关信息,《以太网是什么意思?以太网是什么数据类型?以太网是什么协议?以太网是什么概念?》是由用户自行发布的知识型内容!下面请观看由(电工学习网 - www.9pbb.com)用户发布《以太网是什么意思?以太网是什么数据类型?以太网是什么协议?以太网是什么概念?》的详细说明。
提醒:《以太网是什么意思?以太网是什么数据类型?以太网是什么协议?以太网是什么概念?》最后刷新时间 2023-07-10 03:55:11,本站为公益型个人网站,仅供个人学习和记录信息,不进行任何商业性质的盈利。如果内容、图片资源失效或内容涉及侵权,请反馈至,我们会及时处理。本站只保证内容的可读性,无法保证真实性,《以太网是什么意思?以太网是什么数据类型?以太网是什么协议?以太网是什么概念?》该内容的真实性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