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差错控制方式和检错码

来源:本站
导读:目前正在解读《PLC差错控制方式和检错码》的相关信息,《PLC差错控制方式和检错码》是由用户自行发布的知识型内容!下面请观看由(电工学习网 - www.9pbb.com)用户发布《PLC差错控制方式和检错码》的详细说明。

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任务是高效而无差错地传输和处理数据信息,数据通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存在着有差错的可能性。由于通信设备部分可以达到较高的可靠性,因此一般认为数据通信的差错主要来自于数据传输信道。数据信号经过远距离的传输,往往会受到各种的干扰,致使接收到的数据信号出现差错,引起数据信号序列的错误,在实际中,随机性的错误和突发性的错误通常是同时存在的。<?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1.差错控制方式

差错控制是指对传输的数据信号进行检测错误和纠正错误。实际中常用的差错控制方式主要有以下4种:

(1)自动检错重传(ARQ)在这种方式中,发送端按编码规则对拟发送的信号码附加冗余码后,再发送出去。接收端对收到的信号序列进行差错检测,判决有无错码,并通过反馈信道把判决结果送回到发送端。若判决有错码,发送端就重新发送原来的数据,直到接收端认为无差错为止;若判决为无错码,发送端就可以继续传送下一个新的数据。

(2)前向纠错(FEC)在这种方式中,发送端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对拟发送的信号码元附加冗余码,构成纠错码。接收端将附加冗余码元按照一定的译码规则进行变换,检测信号中有无错码,若有错码,自动确定错码位置,并加以纠正。该方式物理实现简单,无需反馈信道,适用于实时通信系统,但译码器一般比较复杂。

(3)混合纠错混合纠错方式是前向纠错与自动检错重传两种方式的综合,发送端发送具有检测和纠错能力的码元,接收端将通过反馈信道要求发送端重新发送该信息。混合纠错方式综合了ARQFEC两者的优点,却未能克服它们各自的缺点,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4)不用编码的差错控制不用编码的差错控制是指不需要对传输的信号码元进行信号编码,而在传输方法中附加冗余措施来减少传输中的差错。

2.检错码

常见的检错码有奇偶校验码和循环冗余校验(CRC)码等。由于奇偶校验码只需附加一位奇偶校验位进行编码,效率较高,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奇偶校验码是以字符为单位的校验方法。一个字符一般是由8位组成,低7位是信息字符的ASCII,最高位是奇偶校验位,该位可以是“0”也可以是“1”。其原则是:使整个编码中“1”的个数为奇数或偶数,若“1”的个数为奇数就称为奇校验,若“1”的个数为偶数就称为偶校验。

奇偶校验的原理是:若采用奇校验,发送端发送一个字符码(含有校验码),则“1”的个数一定是奇数,在接收端对“1”的个数进行统计,如果统计的结果“1”的个数为偶数,那一定意味着在传输过程中发生了差错。显然,若发生了奇数个位差错,接收端都可以发现,但若发生了偶数个位差错,接收端将无法查出。

提醒:《PLC差错控制方式和检错码》最后刷新时间 2023-07-10 04:12:00,本站为公益型个人网站,仅供个人学习和记录信息,不进行任何商业性质的盈利。如果内容、图片资源失效或内容涉及侵权,请反馈至,我们会及时处理。本站只保证内容的可读性,无法保证真实性,《PLC差错控制方式和检错码》该内容的真实性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