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渗漏油
由于搬运方法不当,提拿瓷套管,致使其法兰焊接处产生裂缝,或在接线时紧固螺母用力过大,造成瓷套管焊接处损伤以及产品制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均可 能造成电容器出现渗漏油现象。同时,由于电容器投入运行后温度变化剧烈,内部压力增加,则会使渗漏油现象更为严重。另外,由于长时间运行后,可能造成电容 器外壳漆层剥落,铁皮锈蚀,也是造成运行中电容器渗漏油的一个原因。
电容器渗漏油的后果是使浸渍剂减少,元件上部容易受潮并击穿使电容器损坏,因此必须及时进行修理。
2.外壳膨胀
由于电容器内部介质在电压作用下发生游离,使介质分解而析出气体或者由于部分元件击穿、极对外壳放电等均会使介质析出气体。这些气体在密封的外壳中将引起压力的增加,因而引起外壳膨胀。所以,电容器外壳膨胀是电容器发生故障或故障前的征兆。在运行过程中若发现电容器外壳膨胀应及时采取措施,膨胀严重者应立即停止使用,以免事故扩大。
3.电容器爆破
当电容器内部发生极间或极对外壳击穿时,与之并联运行的电容器组将对它放电,此时由于能量极大可能造成电容器爆破。由于低压电容器内部一般均装有元件保护熔丝,因此这种事故多发生在没有安装 内部元件保护的高压电容器组。电容器爆破的后果,可能会危及其他电气设备,甚至引起电容器室(柜)发生火灾。为了防止电容器发生爆破事故,除要求加强运行中的巡视检查外,最主要的时安装电容器内部元件的保护装置,使电容器在酿成爆炸事故前及时从电网中切除。
4.温度过高
由于电容器室(柜)设计、安装不合理造成通风条件差,电容器组长期过电压运行,以及由于附近的整流元件造成的高次谐波电流的影响使电容器过电流等,均可 使电容器超过允许的温升。另外,由于电容器长期运行后介质老化,介质损耗(tgδ)不断增加,也可能使电容器温升过高。电容器长期在超过规定温度的情况下运行,将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并会导致绝缘击穿等事故使电容器损坏。
因此,在运行中应严格监视和控制其环境温度,并采取措施使之不超过允许温升。如采取措施后,仍然超过规定的允许温升的,应将电容器组停止运行。
夏季运行时,值班人员必须根据巡视检查及气温情况及时打开低压室排风扇,降低低压室温度,以利于电容器组的运行。
5.瓷绝缘表面闪络
由于电容器在运行中缺乏清扫和维护,其瓷绝缘表面因污秽可能引起放电。在污秽严重地区,尤其是在天气条件恶劣(如风、雨、雪、雷等),或遇有各种内、外过电压和系统谐振的情况下,均可造成瓷绝缘表面污秽闪络事故,造成电容器损坏和开关跳闸。因此,对运行中的电容器组应进行定期的清扫检查,对污秽严重地区应采取其他适当措施。
6.异常响声
电容器在运行过程中不应该发出特殊响声。如果在运行中发有“滋滋”声或“咕咕”声,则说明外部或内部有局部放电现象。“咕咕”声是电容器内部绝缘崩溃的先兆,因此必须立即停止运行,查找故障电容器。
处理故障电容器时,因首先拉开电容器的开关及上、下刀闸。如果采用熔断器控制和保护则应取下其熔丝管。此时,电容器组虽然已经经过放电电阻自行放电,但仍有部分残余电荷,因此必须进行人工放电。放电时,应先将临时接地线的接地端与接地网连接好,再用接地棒多次对电容器放电,直至无火化和无放电声为止。最后,将接地线与电容器母线连接牢固。
对于故障电容器本身还应特别注意,其两极间还可能有残余电荷。这是因为故障电容器可能是内部断线或熔丝熔断,也可能是引线接触不良,这样在自动放电或人工放电时,它的残余电荷是不会被放掉的。所以,运行或检修人员在接触故障电容器前,还应带好绝缘手套,用短路线短接故障电容器的两极,使其放电,然后方可开始拆卸。此外,对串联接线的电容器也应进行单独放电。总之,因为电容器的两极具有残余电荷的特点,所以必须从各个方面考虑将其电荷放尽,否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导读:目前正在解读《电容器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和故障处理》的相关信息,《电容器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和故障处理》是由用户自行发布的知识型内容!下面请观看由(电工学习网 - www.9pbb.com)用户发布《电容器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和故障处理》的详细说明。
提醒:《电容器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和故障处理》最后刷新时间 2023-07-10 04:05:17,本站为公益型个人网站,仅供个人学习和记录信息,不进行任何商业性质的盈利。如果内容、图片资源失效或内容涉及侵权,请反馈至,我们会及时处理。本站只保证内容的可读性,无法保证真实性,《电容器运行中的异常现象和故障处理》该内容的真实性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