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目前正在解读《PLC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和晶闸管输出电路形式的区别和注意事项》的相关信息,《PLC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和晶闸管输出电路形式的区别和注意事项》是由用户自行发布的知识型内容!下面请观看由(电工学习网 - www.9pbb.com)用户发布《PLC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和晶闸管输出电路形式的区别和注意事项》的详细说明。
plc的输出电路形式一般分为: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和晶闸管输出三种。弄清这三种输出形式的区别,对于PLC的硬件设计工作非常有必要。下面以三菱plc为例,简要介绍一下这三种输出电路形式的区别和注意事项,其它公司的PLC输出电路形式也大同小异。
  1、 继电器输出电路 (MR)
  优势:继电器输出可通过交流和直流,一般负载AC250V/50V以下,负载电流可达2A,因此,PLC的输出一般不宜直接驱动大电流负载(一般通过一个小负载来驱动大负载,如PLC的输出可以接一个电流比较小的中间继电器,再由中间继电器触点驱动大负载,如接触器线圈等)。
  劣势:继电器触点的使用寿命也有限制(一般数十万次左右,根据负载而定,如连接感性负载时的寿命要小于阻性负载)。此外,继电器输出的响应时间也比较慢(10ms)左右,因此,在要求快速响应的场合不适合使用此种类型的电路输出形式。
  2、 晶体管输出电路(MT)
  优势:晶体管相应速度快,适用于要求快速响应的场合,如高速输出发脉冲;由于晶体管是无机械触点,因此比继电器输出电路形式的寿命长。
  劣势:晶体管输出型电路的外接电源只能是直流电源,另外,晶体管输出驱动能力要小于继电器输出,允许负载电压一般为DC5V~30V,允许负载电流为0.2A~0.5A。这两点的使用晶体管输出电路形式时要注意。
  当然在常见输出中不止这些,常见的可控硅放大版等也需要做一些了解,只是其应用逐渐淘汰。
  3、NPN和PNP在实际工作理论中,我们需要记住几点
  一般PLC采用NPN接法,其公共端为0V ,常见于三菱PLC中;反之PNP接法,公共端接高电平,常见于西门子plc。
  4、当然不仅局限于PLC输入输出端信号,传感器也有不同接法
  PNP与NPN型传感器一般有三条引出线,即电源线VCC、GND,OUT信号输出线
  1、NPN类
  NPN是指当有信号触发时,信号输出线OUT和GND连接,相当于OUT输出低电平。
  2、PNP类
  PNP是指当有信号触发时,信号输出线OUT和VCC连接,相当于OUT输出高电平的电源线。
提醒:《PLC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和晶闸管输出电路形式的区别和注意事项》最后刷新时间 2023-07-10 04:03:25,本站为公益型个人网站,仅供个人学习和记录信息,不进行任何商业性质的盈利。如果内容、图片资源失效或内容涉及侵权,请反馈至,我们会及时处理。本站只保证内容的可读性,无法保证真实性,《PLC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和晶闸管输出电路形式的区别和注意事项》该内容的真实性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