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晶体管的二次击穿及产生二次击穿的原因

来源:本站
导读:目前正在解读《电力晶体管的二次击穿及产生二次击穿的原因》的相关信息,《电力晶体管的二次击穿及产生二次击穿的原因》是由用户自行发布的知识型内容!下面请观看由(电工学习网 - www.9pbb.com)用户发布《电力晶体管的二次击穿及产生二次击穿的原因》的详细说明。
电力晶体管的二次击穿
(1) PN结的反向击穿
PN结的反向击穿,可分为三种类型:热电击穿、隧道击穿和雪崩击穿。
① 热电击穿
当外加反向电压升高时,较大的反向电流引起热损耗,导致器件的结温升高,促使本征载流子浓度明显增加,使反向电流增长更快。形成强烈的正反馈,最后导致PN结击穿。
②隧道击穿(齐纳击穿)
如果PN结势垒区的电场很强,穿过禁带的电子很多,反向电流增长很快,从而引起了PN结击穿。
③雪崩击穿
在反向高电压下,PN结势垒区的电场很强,载流子在强电场中得到大的动能,从而成为“热”载流子,“热”载流子与晶格原子相碰撞,使晶格原子价带内的电子被激发到导带,形成电子-空穴对。不断地发生碰撞,不断地产生第二、三、四…代电子-空穴对,使载流子成倍增加,从而引起了PN结击穿。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中,雪崩击穿是常见击穿现象。
产生二次击穿的原因
二次击穿主要是由于器件芯片局部过热引起。
正向偏置时,温度升高是由热不均衡性引起的。由于晶体管的结面上有缺陷和参数分布不均匀,导致电流分布不均匀,从而引起温度分布不均匀。温度高的局部区域载流子浓度将增加,使电流更加密集,这种恶性循环形成热不稳定性。如果局部区域所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将使电流上升失去控制。一旦温度达到材料熔点,便造成永久性破坏。
反向偏置时,温度升高是由雪崩击穿引起的。由于发生一次雪崩击穿之后,在某些点上因电流密度过大,改变了结电场分布,产生负阻效应,从而使局部温度过高的一种现象。
二次击穿最终是由于局部过热而引起,而热点的形成需要能量的积累,即需要一定的电压、电流和一定的时间。因此,集电极电压、电流、负载性质、导通脉冲宽度、基极电路的配置以及材料、工艺等因素都对二次击穿有一定的影响。
提醒:《电力晶体管的二次击穿及产生二次击穿的原因》最后刷新时间 2023-07-10 04:01:39,本站为公益型个人网站,仅供个人学习和记录信息,不进行任何商业性质的盈利。如果内容、图片资源失效或内容涉及侵权,请反馈至,我们会及时处理。本站只保证内容的可读性,无法保证真实性,《电力晶体管的二次击穿及产生二次击穿的原因》该内容的真实性请自行鉴别。